5G、半导体及物联网行业要闻(2022-10-03)

2022年10月08日
行业周报


■ 上海电信完成首个基于5G RedCap车联业务场景验证

近日,上海电信联合华为在上海完成全球首个5G Reduced Capability(即RedCap)业务场景验证。基于车联移动性场景,实测单小区上行容量可达200+ Mbps,单用户上行峰值100+ Mbps,相同边缘速率下相比4G CAT4提升覆盖7dB,满足RedCap在车载及穿戴场景下的泛在上行大带宽需求。本次验证采用和4G同样的1T2R终端配置,测试结果表明,相比4G,相同条件下RedCap的广度和深度覆盖能力可以提升7dB,上行容量提升8倍,可满足多个RedCap终端上行并发。在上海电信孵化的智能驾考网联项目中,5G RedCap和边缘计算、云等技术融合,将进一步赋能智能车载和智慧驾考,牵引智能网联车行业升级。


■ 华为率先完成业界首个5G Redcap关键技术验证

近日,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MTNet实验室,IMT-2020(5G)推进组完成全球首个5G R17 RedCap基站与芯片关键技术测试,测试采用华为商用基站和国内知名厂家商用芯片,遵循推进组编制的《5G增强技术研发试验 NR RedCap关键技术要求》规范要求,测试结果表明R17 RedCap从标准走向商用,产业链已初步具备商用条件。


■ 山东联通完成RedCap关键技术首局测试,打开5G高速物联广阔空间

9月24日,山东联通与华为携手在济南莱芜率先完成RedCap终端接入5G网络的内场关键技术测试,率先拉开了RedCap这一面向中高速物联场景业务的试商用序幕。RedCap面向智能可穿戴设备、工业无线传感器和视频监控等典型应用场景,其凭借带宽和先进编码技术的优势,能够实现高于NB-IoT、LTE-M等低功耗物联方案的数据传输速率,且其成本和功耗又远低于普通的5G手机通信,在网络性能和终端成本上实现均衡。这是因为除了降低业务规格和解调能力外,RedCap还应用了非常先进的节省功耗的技术,让终端获得更高的续航能力。预计RedCap模组整体成本相对普通5G手机可以大幅下降。


■ 云南电信携手中兴通讯完成2.1G+3.5G跨站时频双聚合验证 加速5G多频融合商用进程

近日,云南电信携手中兴通讯在昆明电信完成了基于2.1G和3.5G频谱的跨站5G时频双聚合商用验证。在2.1GHz覆盖优势的基础上,叠加3.5GHz的大带宽优势,强化5G网络速率,极大提升了用户的5G感知。云南电信与中兴通讯积极探索2.1GHz和3.5GHz双频段深度融合方式,采用时频双聚合解决方案以持续满足5G网络的优覆盖、大带宽的高性能要求。5G现网中2.1GHz和3.5GHz设备在不同的站点上部署的情况比较普遍, 因此需要引入2.1GHz+3.5GHz时频双聚合的跨站功能,一方面实现了中低频段互补,使得2.1G FDD NR广覆盖能力补充3.5G TDD NR覆盖的短板,扩大了3.5G下行的大带宽优势;另一方面通过上行时分复用聚合保持上行双流,助力大上行业务应用保障。在昆明电信现网中2.1GHz和3.5GHz跨站场景下进行时频双聚合验证,结果显示:开通时频双聚合功能后,下行峰值速率达到1.5Gbps,相比于3.5G单载波提升45%;下行平均速率相对于3.5GHz单载波情况下提升超过16.9%;同时通过性能指标的分析也表明对用户的接入、切换等指标没有影响。时频双聚合功能的开通不需要调整现网传输组网方式,不需要进行站点改造,且网络性能提升增益与共站部署相当。


■ 爱立信首家完成中国IMT-2020(5G)推进组5G LAN功能技术试验

2022年9月28日,在IMT-2020(5G)推进组的指导下,爱立信联合联发科技(MediaTek)首家完成了5G增强技术研发试验5G LAN功能技术试验。本次技术试验主要依据IMT-2020(5G) 推进组制定的功能技术要求与测试方法,该规范遵循CCSA TC5 WG12制订的行业标准《5G 移动通信网支持新型局域网(LAN)技术要求》和3GPP TS 23.501中5G LAN的相关标准。本次技术试验中,爱立信提供了支持5G LAN的核心网和基站设备,联发科技(MediaTek)提供了支持5G LAN的测试终端。爱立信顺利完成了基于以太网PDU的5G LAN功能的所有测试项,充分验证了5G核心网对5G VN组管理、5G LAN PDU会话管理和5G LAN用户面管理功能的支持。同时,通过DHCP服务、组播视频播放服务等,验证了支持5G LAN的终端可以实现点对点通信、组播和广播,可以充分支持垂直行业应用场景对局域网的需求。


■ GSA报告:全球近900个组织已经部署LTE或5G专网

根据GSA的最新报告显示,全球至少889个组织已经进行了LTE专网或5G专网部署。根据GSA报告,LTE技术继续占据这些部署中的大部分,其中57%为纯LTE专网部署。据GSA称,包括LTE和5G结合的专网部署在内,LTE被672个目录客户用于移动专网部署。354个客户(占比39.8%)正在部署5G专网,其中37个部署中使用了5G SA技术。在全球范围内,70个国家和地区被确定为拥有部署基于LTE或5G的专网的组织,其中美国处于领先地位,其次是德国、中国、英国和日本。在已知的889家部署LTE或5G移动专网的组织中,制造业是该技术的积极采用者,制造业领域的采用者有165家企业,高于2021年底的111家。紧随制造业之后的是教育、采矿和电力公用事业部门。


■ 中国信通院牵头首个5G卫星无线电接口国际标准圆满完成

在近日举行的国际电信联盟无线电局第四研究组(以下简称ITU-R SG4)全会上,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信通院”)牵头制定的《5G卫星无线电接口愿景、需求和评估方法》国际标准正式获得通过,标志着我国在5G卫星通信国际标准化工作方面取得了重大成果。在此基础上,ITU对外发布了通函,开始向全世界征求5G卫星的候选技术。根据目前的工作计划,5G卫星技术标准规范建议书将于2025年上半年发布。该项5G卫星国际标准由中国信通院牵头设立,其中的愿景和技术指标等部分内容采纳了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研究报告《基于5G的卫星通信系统研究》的相关内容,参与单位包括中信科移动、华为、中兴、小米、中国卫通、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紫光展锐、银河航天、亚太卫星、金信诺、前沿探索、阿里巴巴、北京邮电大学等二十余家企业、高校及科研机构。


■ 5GC专网2.0赋能提效,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

中兴通讯5GC专网2.0方案通过在i5GC(industry 5G Core,中兴通讯轻量化行业5G核心网)基础上叠加iIMS(industry IMS)网络能力,以云网柜为载体,提供“数据+语音”双擎专网,将中兴通讯在ToC领域大规模商用VoNR的经验复制应用到ToB领域,帮助行业客户在矿区内实现高清语音及视频通话,全面实现井上井下5G一张网,数据语音全覆盖,并能够和第三方语音调度厂家进行调度系统的对接,充分将5G网络融入矿山专网,加速矿山智能化升级改造。通过下沉轻量化5GC和IMS网络到专属园区(矿区),客户可以使用固定、移动终端等多种类型的终端进行语音通话,并实现内部短号互通,自动/人工台服务以及二次话务分发等专网语音服务。同时,轻量化专用IMS可以对接运营商大网IMS,实现专网号码和外部大网号码的互通,通过专网和大网的协同,充分发挥专网优势,提供增强语音能力。针对行业客户大量使用到的Voice-Centric语音优先的商用终端,在没有部署IMS的场景下无法接入网络的痛点,中兴通讯推出AnyDevice创新解决方案,在i5GC中内置代理组件,增强接入引擎,优化鉴权逻辑,行业客户可使用任意商用终端无感知接入ToB行业数据专网,实现零感知接入、零硬件新增、零终端限制,极大增强了行业专网的适用场景。


■ 中国移动开发5G潮汐智能天线

大学校园内,学生人群会出现明显的时空潮汐效应,也就是学生位置在特定时间存在规律性迁移。近日,针对北京邮电大学教学楼、宿舍楼、餐厅等场景的时空潮汐效应特点,中国移动北京公司与中兴通讯合作,开发出“潮汐智能天线权值自优化技术”。当学生们早上离开餐厅、前往教学楼和图书馆开始一天的学习,或是晚间结束晚自习回到宿舍时,“潮汐智能天线权值自优化技术”可自动调整网络天线方向和信号强度,让5G信号“随潮汐而动”。


■ 中兴通讯首家完成与第三方终端5G毫米波独立组网技术验证

近日,在中国信通院IMT-2020(5G)推进组的指导下,中兴通讯完成了5G毫米波独立组网全部功能项目的技术验证,首家成功与第三方终端完成5G毫米波独立组网端到端测试。本次测试,中兴通讯的高性能低功率毫米波NR基站和搭载骁龙X65 5G调制解调器的CPE测试终端采用毫米波独立组网(SA)模式下的FR2 only方式进行连接,在200MHz单载波带宽、下行4载波聚合、上行2载波聚合的配置下,分别完成了DDDSU和DSUUU两种帧结构的基本功能和性能验证。


■ 比科奇PC802 5G小基站SoC与世炬网络5G协议栈实现对接

5G小基站基带芯片和电信级软件提供商比科奇(Picocom)宣布,其业界首款专为满足包括Open RAN等标准而设计的4G/5G小基站基带芯片(SoC)PC802已于近日完成与世炬网络5G协议栈的对接调试,再一次证实了PC802可为5G小基站设备开发商和协议栈软件提供商等伙伴提供的价值,包括高性能、高经济性和低功耗等特性,基于该基带SoC的5G小基站产品可以卓越的综合性能和多元化的形态来满足移动通信市场多样化的、不断演进的需求。


■ IC Insights:到2026年,车用芯片占比将提升至9.9%

据市场研究机构IC Insights最新报告预测,到2026年,车用芯片占比将提升至9.9%,5年复合增长率为13.4%,在所有行业类别芯片中增速最快。IC Insights指出,自1998年来,车用芯片在全部芯片整体销售额中的占比稳步增长,从1998年的4.7%,提升至2021年的7.4%,预计今年可以跃升至8.5%。主要原因在于,数量众多的新型传感器、模拟设备、控制器和光电器件被纳入大多数新的车辆。此外,混合动力和全电动汽车在全球范围内的销量上升,也在推升车用芯片的销量。


■ 高通宣布提供Open RAN 5G平台芯片组样品

高通公司近日宣布,已开始向全球客户和合作伙伴提供高通X100 5G RAN加速卡和高通QRU100 5G RAN平台的样品,用于在5G移动基础设施解决方案中进行验证和集成。高通表示,这标志着全面开放和虚拟化5G网络的演进和即将到来的商业化迈出了重要一步。该公司表示,这些平台简化和降低5G部署的总拥有成本(TCO),并通过提供高性能、O-RAN兼容、节能、虚拟化、云原生的5G解决方案来帮助推动向现代化网络的过渡。高通表示,其QRU100 5G RAN平台支持先进的蜂窝技术,并特别提到了多运营商RAN共享、动态频谱共享(DSS)和数字波束成形等功能,以及64T64R、32T32R和non-Massive MIMO解决方案。高通预计,采用高通x100 5G RAN加速卡和高通QRU100 5G RAN平台的商用部署将于2023年下半年开始。


■ Q2 全球晶圆代工厂营收排行:台积电、三星、联电、格芯、中芯国际前五

由于少量新增产能在第二季度开出带动晶圆出货增长,以及部分晶圆涨价,推升第二季度前十大晶圆代工产值达到 332.0 亿美元(约 2387.08 亿元人民币),但环比增长因消费市况转弱收敛至 3.9%。随着 iPhone 新机于第三季度问世,有望为低迷的市场氛围维持一定备货动能,故预计第三季度前十大晶圆代工营收在高价制程的带动下,将维持增长态势,且环比增长幅度可望略高于第二季度。具体来看,受益于 HPC、IoT 与车用备货需求强劲,台积电(TSMC)第二季度营收为 181.5 亿美元(约 1304.98 亿元人民币),但环比增幅因第一季度涨价晶圆垫高营收基期而收敛至3.5%。三星(Samsung)7/6nm 产能陆续转换至 5/4nm 制程,良率持续改善,带动第二季度营收达 55.9 亿美元(约 401.92 亿元人民币),环比增长 4.9%。联电(UMC)新增 28/22nm 产能于第二季顺利上线,带动整体晶圆出货与平均销售单价增长,该制程节点本季度营收占比上升至 22%,第二季度营收达 24.5 亿美元(约 176.16 亿元人民币),环比增长 8.1%,增长幅度居首。格芯(GlobalFoundries)受益于少量新增产能释出,以及多数产能已签订长约(LTA)保障,第二季度营收达 19.9 亿美元(约 143.08 亿元人民币),环比增长 2.7%。中芯国际(SMIC)第二季度营收达 19.0 亿美元(约 136.61 亿元人民币),环比增长 3.3%,智能手机领域营收占比则下滑至 25.4%,智慧家庭领域则保有较强增长动能。第六名至第十名依次为华虹集团(HuaHong Group)、力积电(PSMC)、世界先进(VIS)、合肥晶合集成(Nexchip)、高塔半导体(Tower)。

图片


■ 美国造出全球最高分辨率的光刻机

近日,美国一家旨在开发和商业化原子精密制造技术的公司Zyvex Labs 宣布推出了全球分辨率最高的亚纳米分辨率光刻系统“ZyvexLitho1”。其并没有采用EUV光刻技术,而是基于STM扫描隧道显微镜,使用的是电子束光刻(EBL)方式,可以制造出具有0.768nm线宽(相当于2个硅原子的宽度)的芯片,精度远超EUV光刻机。根据官网介绍,目前其正在接受系统的订单,交货时间约为六个月。


■ 英特尔第13代酷睿发布

近日,英特尔推出第13代英特尔酷睿台式机处理器,基于进阶版Intel 7制程工艺和x86高性能混合架构,其中P核升级为更快的Rapter Cove架构内核,基于速度路径改进的更新设计,可实现最多高达600MHz的频率提升,较上一代处理器单线程性能可提升15%,多线程性能可提升41%。第13代酷睿桌面K系列台式机处理器和英特尔Z790芯片组将于10月20日开始供货。其中旗舰产品酷睿i9-13900K国行预售价4899元。此外,英特尔还演示了其多设备协同技术Unison。该软件解决方案打通了安卓、iOS、Windows系统,能够实现手机和电脑之间的无缝连接,包括文件传输、短信、电话和手机通知等功能,今年晚些时候开始将应用于新的笔记本电脑。英特尔还推出协作式英特尔Geti计算机视觉平台,方便开发者更快更轻松地开发有效的AI模型,降低开发门槛及成本。



■ Counterpoint:Q2全球手机市场利润同比增长6%,但只有三星、苹果尝到了甜头

Counterpoint 公布的最新研究显示,2022 年第二季度,全球手机的收入同比下降2%,环比下降 15% 至 958 亿美元。全球手机营业利润同比增长 6% 至 131 亿美元,排名前五的手机制造商贡献了总收入的 80% 左右。报告指出,同期平均价(ASP)上涨了 6%,因此同比也有着 6% 的营业利润增长率。OPPO、vivo 和小米的收入同比下降均达两位数,而三星和苹果的收入分别同比增长 25% 和 3%。


■ 2022年前8月我国手机产量9.9亿台 同比下降4.5%

近日,工信部发布了《2022年1—8月份电子信息制造业运行情况》,1—8月份,我国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3%,增速分别超出工业、高技术制造业5.7和0.9个百分点。8月份,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5%,较7月份回落1.8个百分点。1—8月份,主要产品中,手机产量9.90亿台,同比下降4.5%,其中智能手机产量7.57亿台,同比下降4.2%;微型计算机设备产量2.78亿台,同比下降6.7%;集成电路产量2181亿块,同比下降10%。


■ 8月中国智能手机市场销量2044万台同比下降26% 荣耀再夺单月销冠

(安迪)市场研究机构CINNO Research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8月中国大陆市场智能手机销量约为2044万台,较7月销量环比下降7.4%,同比下降26%,环比、同比双降,自今年2月以来已连续第七个月同比负增长,终端市场需求持续低迷,创下2015年以来最差的8月单月销量。从CINNO Research发布的数据来看,2022年8月中国大陆市场智能手机销量排名前五的厂商分别为:荣耀、OPPO、vivo、苹果、小米。荣耀2022年8月在中国大陆市场智能手机销量360万台,同比下降14.4%,环比增长4.3%,今年第三次夺得单月销冠,也是Top5品牌中环比唯一正增长。OPPO 2022年8月在中国大陆市场智能手机销量350万台,同比下降38.3%,环比下降6.3%,排名第二。vivo 2022年8月在中国大陆市场智能手机销量320万台,同比下降37.2%,环比下降7.7%,排名第三。苹果2022年8月在中国大陆市场智能手机销量270万台,同比下降0.2%,环比下降12.9%,排名第四。小米2022年8月在中国大陆市场智能手机销量250万台,同比下降40.3%,环比下降21.4%,排名第五。


■ Q2中国PC显示器出货量624万台,同比下降22.2%

市场研究机构IDC发布的《中国PC显示器市场季度跟踪报告,2022年第二季度》显示,2022年第二季度中国PC显示器出货量624万台,同比下降22.2%。其中,商用市场的PC显示器第二季度出货量332万台,同比下降29.9%。政教订单大幅缩减,政教市场同比下降41.1%;大客户预算缩减,同比下降26.3%;中小企业面临生存压力,同比下降23.5%。因市场需求下降,低价刺激市场作为增长的驱动力也不足够。消费市场的PC显示器第二季度出货量292万台,同比下降11.1%。618年中大促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消费需求,带动了二季度消费市场略有恢复,尤其本土品牌在线上销售保持增长。IDC报告显示,二季度中国市场刷新率≥144Hz的PC显示器出货量103万,同比增长45.6%;曲面显示器市场规模持续收缩,二季度中国曲面PC显示器出货仅有50万台,同比下滑16%,相比历史曲面出货规模最大的2020年二季度下降了近50%。另一方面在曲面主力供应商的努力下,曲面电竞市场规模持续下降了六个季度后,首次迎来增长,二季度增长2.4%。IDC预计,2022年中国PC显示器出货量将下降18.9%。


■ 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首批融合快充认证证书发布,华为、小米、OPPO、vivo 等在列

据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消息,9 月 29 日,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与电信终端产业协会联合在京召开移动终端融合快充成果发布会,发布首批 11 张快充认证证书。华为、小米、OPPO、vivo 的 4 款终端、5 款适配器通过认证,英集芯和智融的 2 款芯片产品通过认证。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终端快充标准推进委员会主席谢毅表示,此次通过认证的 11 款产品具备了快速充电功能,将从五个方面推进快充产业发展:一是不断完善和改进快充技术方案,建立和扩大终端快充产业生态。二是推动快充团体标准向行业标准转化,形成行业统一标准,促进产业规模发展。三是跟踪国际快充标准化工作进展情况,适时推动快充相关团体标准向国际标准的转化,实现中国快充技术在全球标准的引领。四是推动更多的企业采用统一的快充标准。五是进一步完善第三方认证和标识工作。


■ SA:超高端智能手机占 2022 年 Q2 智能手机总收入的一半

近日, Strategy Analytics 发布报告称,2022年 Q2 中高端和高端智能手机型号获得了可观的全球收入。其中指出,超高端智能手机批发价在 600 美元(约 4314 元人民币)及以上,占 2022 年 Q2 智能手机总收入的一半,略低于前两个季度。除了 100-190 美元 (批发) 的中端价位外,191-299 美元和 300-399 美元价位也是智能手机营收的重要来源,占第二季度智能手机营收的 22%。Strategy Analytics 表示,在 Top 20 最高营收的智能手机型号中,共有 8 款机型属于这两个价位。与 100-190 美元价位相比,这两个价位的竞争机型也较少。报告称苹果 iPhone SE 5G、三星 Galaxy A73 5G、vivo V23 5G、小米 12 5G 属于 300-399 美元批发价的高端产品,而其他 6 款产品属于 191-299 美元批发价的高端产品。


■ 腾讯首次发布“全真互联”详细解读

9月26日,腾讯联合埃森哲发布《全真互联白皮书》,全面呈现这一面向未来的技术体系和应用场景。全真互联的定义为:是通过多种终端和形式,实现对真实世界全面感知、连接、交互的一系列技术集合与数实融合创新模式。全真互联以“全真体验、无限连接、自由协同、数实融合”为主要特征。最终目的是要解决真实场景中的实际问题,数实融合将成为全真互联的主战场。全真互联能够重塑共享型沟通协同新模式,保证互动“实时”、“真实”的同时,降低跨时空沟通成本,并引入机器帮助人处理和分析更多信息、提升效率。腾讯表示,全真互联场景的实现需要五大关键技术体系——孪生/视频、远程交互是全真互联的核心技术,而泛在智能、可信协议、无限算力则是全真互联的关键支撑。目前,腾讯在音视频、数字孪生、3D引擎、实时渲染、边缘计算、安全、区块链等领域已经做好了技术储备,并建立了核心优势。


■ 英伟达推出开源项目CV-CUDA,流处理量相当于基于单个GPU的10倍

为了帮助更快、更高效地大规模处理图像,英伟达推出了 CV-CUDA,这是一个用于构建加速型端到端计算机视觉和图像处理管道的开源库。英伟达表示,互联网流量以视频为主。这类视频将越来越多地被 AI 特效和计算机图形所增强。同时,迅猛增长的社交媒体和视频共享服务遇到了难题,包括云计算成本不断增长,以及基于 AI 的成像处理和计算机视觉管线遭遇瓶颈。据介绍,CV-CUDA 可为 AI 特效加速,例如重照明、重置、模糊背景和超高分辨率。CV-CUDA 提供了 50 多种高性能计算机视觉算法,一种可轻松实现自定义内核的开发框架,以及诸多零复制接口。英伟达数据显示,CV-CUDA 的流处理量相当于基于单个 GPU 的流处理量的 10 倍,可帮助开发者加速处理视频内容创作、3D 世界、基于图像的推荐系统、图像识别和视频会议。


■ 中科院软件所量子计算编程软件正式开源

近日,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开发的量子计算编程软件 isQ 正式开源发布。isQ 将持续为国内外从事量子计算研究和应用的单位及个人提供服务。中科院软件所表示,isQ是一款支持经典量子混合编程的量子编程软件,能够灵活地描述各类复杂的量子算法。在计算使用层面,isQ 不仅能提供高效的量子电路模拟器,而且已经实现了与真实量子芯片的对接。此外,为方便用户使用,研发团队还开发了简化版本。


■ 发改委:“东数西算”总投资超4000亿元

据国家发展改革委高技术司副司长张志华介绍,自2022年2月多部门启动实施“东数西算”工程以来,算力集聚效应初步显现。目前,8个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建设方案均进入深化实施阶段,起步区新开工数据中心项目达到60余个,新建数据中心规模超过110万标准机架,项目总投资超过4000亿元,算力集聚效应初步显现。特别是西部地区数据中心占比稳步提高,全国算力结构逐步优化。


■ 百度智能云曦灵发布平台级新品

百度智能云曦灵推出SaaS平台“数字明星运营平台1.0”及“数字人直播平台2.0”。基于百度智能云核心技术,数字人直播平台2.0已经实现纯AI驱动数字人24小时不停播、内置多个行业模版,让数字人带货“数字服装”等功能;数字明星运营平台SaaS版在百变妆容系统、虚拟偶像特效库、虚拟偶像玩法库以及主播工作台进行了创新、丰富,完美适配各类虚拟偶像。


■ PICO 4 VR一体机新品发布

近日,PICO被字节跳动收购以来,首次发布升级换代产品。据悉,PICO 4产品配置达到行业领先水平,售价2499元起。全系搭载高通骁龙XR2芯片,体验流畅;Pancake折叠光路设计让设备更轻,不含绑带和电池的重量仅相当于一罐可乐,前后平衡分布的设计也极大提升了佩戴舒适性;4K+超视感屏和105°超大视角的画面表现极佳,HyperSense振感手柄有着逼真灵动的振感反馈,6DoF空间头手定位让设备精准识别,支持裸手交互,更具沉浸感。



■ 中国移动研究院联合产业举办“无源物联网技术研讨会”并成立“无源物联网技术联合创新中心”

9月28日,中国移动研究院举办以“探寻无源新突破,共筑合作新平台”为主题的第二期无源物联网技术研讨会,携手26家合作伙伴成立“无源物联网技术联合创新中心”,并发布《面向万物互联的无源物联网技术白皮书》。学术界和产业界的专家共同探讨了无源物联网关键技术、国际标准、行业应用及发展趋势等重要话题。无源物联网有望成为物联网中连接范围最广、数量最多的基础技术之一,中国移动研究院与产业携手成立“无源物联网技术联合创新中心”,将有助于实现新型无源物联网技术标准的协同共进、产品应用的协同探索、产业生态的协同发展,激发出跨学科、跨领域的创新活力。


■ 5G赋能多元场景 中兴通讯发布超级700M室内5G CPE MC888S

9月29日,中兴通讯正式推出新一代“国际品质,国民价格”的5G室内CPE产品,MC888S。为响应国家5G新基建大战略,让5G改变生活方式,让5G走进更多用户,中兴通讯推出的全新5G+Wi-Fi6室内CPE产品,保证5G广覆盖、强信号、高速率,适用于视频直播、企业办公、家庭上网、学生宿舍、门店商铺、农村农场等各行各业与场景。针对中国市场,特别支持700M网络下的多路收发,助力运营商快速扩展用户,畅享5G网络不再受约束。

图片


■ 中移物联网多制式小站微放器硬件集采:总规模36000套

从中国移动官网获悉,中移物联网公司日前发布招标公告称,启动多制式小站微放器硬件集采。据招标公告显示,本次多制式小站微放器硬件集采主要包括:26000套行业终端以及10000套终端配件。其中行业终端主要为5G小站微放器和4G小站微放器;终端配件主要为25米延长线缆、25米射频线缆等。

图片


■ 2022上半年中国智能家居中控屏市场出货量30万台,同比增长160.7%

市场研究机构IDC发布的《中国智能家居设备市场季度跟踪报告,2022年第二季度》显示,2022年上半年中国智能家居中控屏市场出货量为30万台,同比增长160.7%。预计2022年智能家居中控屏市场出货量将突破65万台,同比增长106.4%,未来五年市场出货量年复合增长率将超过60%。IDC指出,伴随巨头入场布局,2022年上半年中控屏市场竞争逐步加剧。作为全屋智能方案部署的核心设备构成,中控屏市场早期玩家高度集中于全屋智能垂直类厂商,例如欧瑞博、绿米、云起等。伴随全屋智能市场需求涌现,中控屏市场也迎来了更加丰富的参与者。自2021年底,小度、华为为代表的科技巨头;狄耐克、萤石为代表的安防巨头;海尔、美的为代表的家电巨头等行业领导者纷纷入场,布局中控屏这一智能家居新赛道,在竞争中推进市场发展。


■ 移远通信物联网整体解决方案,助力小型鸟类实现全球追踪

作为全球领先的物联网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移远通信深耕物联网领域,赋能鸟类追踪器不断升级。在移远BG77小尺寸模组及移远Connectivity全球连接服务的支持下,2022年四月份,环球信士推出了鸟类背负式追踪器,凭着尺寸小、重量轻等优势,得到了相关客户的青睐,目前已在大杜鹃、弯嘴滨鹬等小型鸟类上成功佩戴。BG77是移远通信推出的超小尺寸、超低功耗的 LTE Cat M1/Cat NB2模组,该模组拥有超薄、超紧凑的设计,尺寸仅为14.9 mm × 12.9 mm × 1.7 mm,自重仅有0.73g,集成度高,能最大限度地方便客户进行产品开发。得益于BG77的超小尺寸,环球信士鸟类背负式追踪器尺寸仅有一元硬币大小,自重仅有3.3g,可用于监测70g左右的小型鸟类,应用前景非常广阔。同时,BG77还集成多星座定位系统,使得该鸟类追踪器支持BDS+GPS+GLONASS多卫星导航系统,定位精度可达5米,满足了追踪器重要的定位功能。


■ 汽车零部件供应商麦格纳推出自动驾驶配送机器人

该机器人拥有三个轮子,可以在公共街道上以32.2公里/小时的速度行驶,配备了摄像头、雷达、激光雷达和其他硬件,在麦格纳开发的低速自动驾驶系统加持下,可以自动驾驶。该配送机器人已于今年3月在底特律地区的一家披萨餐厅开启试行,已经向餐厅附近的住宅和商业场所配送了数百份披萨。


■ 腾讯发布全新挚听助听器

近日,腾讯发布了一款专为耳背老年人研发的新款助听器——挚听(腾讯天籁inside)助听器“公益助老款”。据介绍,基于完全自研的助听器核心算法,腾讯能将助听器的声音处理时延降到10毫秒之内,同时也进一步降低了助听器的功耗。搭载天籁AI技术的助听器,在复杂场景下语音清晰度和可懂度提升了85%,关键指标达到进口助听器水平。腾讯表示,经过用户反复测试,千元级的国产助听器的关键性能对齐了万元进口助听器的标准。


■ 小米米家模块机器人发布:支持模块化拼装、情绪互动

近日,小米推出了米家模块机器人,该机器人支持模块化拼装,可拼装成各种造型,例如懒懒龟、小机灵、小海豹等,还支持可立宝模块扩展。该机器人还支持动作编程和图形化编程,用手掰就能动作编程:无需代码,只需转动机器人关节,就能记录运动速度、角度、轨迹等关键动作。此外,其图形化编程拥有简单直观的图形化编程界面,通过拖拽指令模块就能完成更复杂的功能和动作。还可以完成支持握手、自拍、AR 喂食、玩游戏、跳舞、智力问答、123 木头人等交互。



■ 全球协作机器人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长率超三成

据市场研究公司Markets and Markets预测,全球协作机器人市场规模将从2017年的7.44亿美元增长到2023年的32.81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31.9%。随着大企业采用协作机器人的趋势日益明显,其应用领域正在不断扩大。例如UR协作机器人在塑料工厂有诸如注塑、搬运、操作数控机床等应用,利用其进行机器自动化生产,可减少员工接触塑料和聚合物生产期间释放的有害气体,还能防止员工受到塑料刨花和尖锐物体可能带来的伤害,从而提高安全性。


■ 24.73秒!美国双足机器人创百米跑世界纪录

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工程学院动态机器人实验室研发的双足机器人“凯西”以24.73秒的成绩,创下双足机器人户外百米跑吉尼斯世界纪录。据吉尼斯世界纪录网站介绍,“凯西”今年5月11日以站立状态起跑,跑出上述好成绩,途中没有摔倒,冲刺后同样以站立状态结束。“凯西”是第一个使用机器学习来控制户外跑步步态的双足机器人,它的“膝关节”像鸵鸟一样向后弯曲,做动作时不依赖摄像头或外部传感器数据。


■ 6家企业通过《工业互联网平台选型要求》国家标准符合性评估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牵头制定了《工业互联网平台选型要求》(20203863-T-469)国家标准,并启动了“标准服务共促计划”,目前第一阶段已有阶段性成果。《工业互联网平台选型要求》是我国首个工业互联网平台产品选型领域的国家标准。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依托“标准服务共促计划”面向全社会开展标准符合性评估工作,首批一阶段6家双跨平台、特色平台产品及其解决方案通过标准符合性评估,获批“工业互联网平台选型评估 推荐产品证书”。


■ “5G+工业互联网”拓展产业新蓝海

近年来,我国通过推进5G应用“扬帆”行动和“5G+工业互联网”512工程,5G在设施、标准、技术、应用等方面已经实现全球领先。工业和信息化部数据显示,目前,我国5G基站已达196.8万个,“5G+工业互联网”建设项目3100个,31个省份均出台5G、工业互联网相关政策。资本市场对工业互联网的关注度日益提升,今年上半年,工业互联网投融资金额在互联网领域居第一位,接近35%。


■ 大众GEN.TRAVEL官图发布 实现完全自动驾驶

据报道,大众近日发布了一组GEN.TRAVEL的官图。这是一款具有L5级别自动驾驶技术的车型,车内没有配备方向盘,这也符合其完全自动驾驶的定位。同时,车内还将配备包括AR娱乐影音系统在内的诸多配置,让出行变得有趣和多样化。


■ 地平线获得奇瑞汽车战略投资

近日,地平线官宣获得奇瑞汽车的战略投资并完成交割,该笔资金将主要用于车载智能芯片的研发迭代与量产应用。同时,双方官宣在目前车载智能交互领域的合作基础上,正式开启面向高阶辅助驾驶领域的全新合作。根据规划,奇瑞汽车全新高端智能电动平台——E0X平台将采用征程®3芯片构建算力基石。该平台规划了至少五款面向L2+级以上的智能化车型,首款车型奇瑞E03将于2023年落地,将实现高速和城区NOP辅助驾驶功能。此外,双方基于征程2芯片打造的ADAS量产合作车型,将于2022年内落地。


■ 百度萝卜快跑将于上海自动驾驶示范体验区启动全无人测试

百度Apollo智能驾驶宣布,上海嘉定区无人之境自动驾驶示范体验区近日正式启用,旗下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平台萝卜快跑将于该区内启动自动驾驶全无人测试。目前萝卜快跑提供的Apollo Moon极狐版自动驾驶车已在上海汽车博览公园内开启全无人测试,未来在测试有序推进下,萝卜快跑将在上海嘉定区域内更多路段,面向公众开展全无人自动驾驶出行服务。


■ 小马智行携手上汽人工智能实验室 共同推进无人驾驶技术应用落地

近日,小马智行宣布与上汽集团人工智能实验室开启合作,共同探索自动驾驶技术研发及无人车运营服务落地等前沿领域。双方已联合打造基于上汽Marvel-R车型的全无人自动驾驶概念车,并于近日在上海汽车博览公园举办的"无人之境"活动上亮相,为活动宾客提供无人接驳服务。


■ 深圳与香港联合发布深港智慧车联网互联互通路线图

据了解,双方接下来将开展香港沙田与深圳坪山、龙华、宝安、福田等多地车联网互联互通测试及特定场景规模应用,共同开展互联互通的标准体系、技术创新、智慧基础设施、应用服务等体系的研究和建设。


■ 元戎启行与光明实验室达成战略合作 推动L4级自动驾驶落地

双方将在光明区开展L4级自动驾驶汽车的道路测试,共建院士工作站,推动L4级自动驾驶技术的创新与应用。据悉,元戎启行是目前唯一一家在光明区进行自动驾驶道路测试的企业,测试路段连通光明实验室与光明区政府,途经医院、学校、地铁站等多个公共区域。



■ 2021年中国数据泄露防护市场规模达1.25亿美元,同比增长39.2%

市场研究机构IDC发布的《中国数据泄露防护市场份额,2021:合规驱动与业务需求齐发力,DLP市场重现活力》报告显示,2021年中国数据泄露防护市场规模达到1.25亿美元,同比增长39.2%。该市场头部玩家以专业数据安全技术提供商为主,例如天空卫士、亿赛通、明朝万达等。同时,众多综合网络安全厂商也在该领域持续投入,并获得快速增长。IDC研究发现,技术服务商应重点关注如下趋势:数据泄露防护需要行业化、场景化;自动化、智能化技术正在数据安全产品中广泛应用;用户行为分析提升对数据泄露的主动精准防护;DLP正在融入统一数据安全管理平台;云场景的加入使得数据泄露防护的难度显著加大。


■ Linux恶意软件用IoT设备

挖矿继电脑和手机后,挖矿也盯上了IoT设备。近期,AT&T的实验室新发现的Linux恶意软件Shikitega就是一例。相比之前的一些IoT设备,Shikitega更加隐蔽,总共只有376字节,其中代码占了300字节,无论是智能冰箱、彩电还是洗衣机,但凡有点算力的设备都可能被这种病毒感染,用于挖掘加密货币等。


■ 国家标准《信息安全技术 软件供应链安全要求》公开征求意见

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的国家标准《信息安全技术 软件供应链安全要求》现已形成标准征求意见稿。软件供应链安全目标是识别和防范供应关系和供应活动中面临的安全风险,提升软件供应链安全保障能力,主要包括:a) 提升软件产品或服务中断供应等风险管理能力:识别和防范供应关系建立及供应活动中软件产品和服务供应中断的管理安全风险,提升软件供应链的韧性,当软件供应链中断或部分失效时,能够保障业务持续稳定运行。b) 提升供应活动引入的技术安全风险管理能力:识别和防范由于供应关系或供应活动变化导致的软件漏洞、后门、篡改、伪造等技术安全风险,提升软件供应链的可追溯性、安全性,一旦发现上述风险,可以快速有效追溯和修复。c) 提升软件供应链数据安全风险管理能力:识别和防范供应关系和供应活动中存在的数据泄露、数据篡改、非法访问等安全风险,提升软件供应链数据安全保护能力,防止软件供应链的数据泄露给未授权者。


■ 赛迪汽车发布智能网联汽车渗透测试活动指标体系3.0

在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主题峰会上,赛迪汽车副主任邹博松围绕国内外法规政策及标准、智能网联汽车网络安全渗透测试实践和渗透测试结果三方面进行了主题分享。首先介绍了当前国际和国内重点管理要求,并以R155法规为例展开智能网联汽车安全威胁分析;紧接着,发布了本次第三届渗透测试活动指标体系3.0,并针对渗透测试发现的主要问题进行剖析;最后,综合三年测试结果分析安全问题趋势,提出了安全防护建议和行业最佳实践。


来源:物联网智库、三迪时空网、工业4.0俱乐部、cnBeta、证券时报网、天工社、快科技、钉科技、车云网、环球网、新华网、新智元、Qualcomm中国、卫星与网络、机器之心、C114、集微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