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半导体及物联网行业要闻(2022-08-29)

行业周报
2022年08月29日


■ 工信部:我国5G用户增加近100%

工信部最新数据显示,1-7月电信业务总量9882亿元,同比增长22.2%;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1463亿GB,同比增长19.1%。截至7月末,移动互联网用户数达14.55亿户,比上年末净增3955万户。7月户均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DOU)达到15.27GB,同比增长 8.5%,比上年底高 0.55GB。此外,截至7月底,我国5G移动电话用户到达47465万户,同比增长93.2%。


■ 中国移动发布全球首款2.6GHz 5G一体化家庭基站

中国移动研究院和中国移动紫金(江苏)创新研究院正式发布了全球首款 2.6GHz 5G 一体化家庭基站。中国移动表示,该基站可快速实现家庭、营业厅、会议室、小型商铺等场景的5G深度覆盖,为室内丰富的业务应用提供稳定、安全、端到端保障的网络服务。据介绍,该产品可利用室内已入户网线或光纤做回传,省去拉专线、穿墙打孔等各种复杂施工,使得用户可以即插即用5G网络,同时具有小巧美观,极简运维的特点。


■ 三大运营商5G套餐用户突破9亿

三大运营商7月份运营数据显示,全国累计5G套餐用户突破9亿户。其中,中国移动5G套餐客户数净增1276.9万户,累计达到5.23712亿户。中国电信5G套餐用户净增568万户,累计2.3733亿户。中国联通7月份5G套餐用户新增数量503.8万户,累计达到1.89953亿户。


■ 山东联通完成首个NR协同波束赋形验证

近日山东联通携手华为在济南完成国内首个3.5G NR协同波束赋形(CBF,Coordinated Beam Forming)验证,在双方共同努力下达到预期效果,经验证3.5G NR协同波束赋形对同频覆盖交叠区域内用户下行体验速率提升明显,最大提升11%左右,验证区域整体提升5%以上,可以有效规避密集组网带来的同频干扰、进一步提升网络频谱效率。


■ 中国移动携手中兴通讯及合作伙伴完成全球首个运营商5G NTN技术外场验证

8月26日,在中兴通讯举办的5G-Advanced产业发展峰会上,中国移动研究院携手中兴通讯、交通运输通信信息集团、中国移动北京公司等产业伙伴共同发布全球首个运营商5G NTN(non-terrestrial network,非地面网络)技术外场验证成果。该成果突破超远3.6万公里和普通手机直连两大挑战,形成超大时延动态补偿、星地间射频数据转化两大创新方案,实现了5G NTN端到端全链路技术贯通,完成短消息和语音对讲等业务演示,性能基本符合预期,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本次试点全面验证手机直连卫星技术落地能力,助力构建连接泛在、场景丰富、产业链高度融合、建设运维成本低的天地融合网络。


■ T-Mobile美国联手SpaceX消灭覆盖盲区:用卫星为手机提供基础服务

SpaceX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Elon Musk)与T-Mobile美国公司掌门人迈克·希沃特(Mike Sievert)联合宣布,T-Mobile美国计划使用配备大型天线阵列的第二代星链(Starlink)卫星为手机提供基础服务,以基本消除全美各地的盲区。


■ 上海联通完成全国首个5G中频4T4R双拼商用部署 探索共建共享背景下建设新模式

近期,上海联通为充分发挥共建共享优势,贯彻联通集团效能领先目标,利旧盘活现网4T4R设备,完成全国首创5G FDD 4T4R双拼站点部署,实现8T8R基站性能,居民区目标覆盖和用户体验得到双提升。其中,下行最高实现7-9dBm覆盖增强,居民区室内深度覆盖延伸一堵墙;上行边缘用户体验提升超50%,实现超清视频流畅上传,为千站超级上行精品网络示范区域添砖加瓦。本次创新试点,为改善居民区、高铁、海面覆盖等价值场景5G深度覆盖提供了全新解决方案。


■ 中国移动研究院联合中兴通讯完成业界首个动态智能超表面技术原型验证

近日,中国移动研究院联合中兴通讯完成业界首个5G基站和动态智能超表面协同波束赋形技术原型验证,双方在智能超表面领域的研发进入基站与智能超表面动态协同的第二阶段。本次实验室验证选取了3个点位分别进行无超表面和有动态智能超表面情况下的定点覆盖和速率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动态智能超表面对于3个点位的覆盖和用户速率均带来大幅提升,最大RSRP(参考信号接收功率)提升27dB,用户速率提升5.4倍;同时,在用户移动场景下,动态智能超表面反射波束可以及时准确跟随用户,信号强度和速率均保持稳定。


■ 上海移动携手华为完成首个5G居民区“四周合围”方案落地

近日,上海移动联合华为,在上海浦东仁恒·公园世纪,完成首个居民区“四周合围”方案落地,为深度覆盖场景商用部署提供新标准新思路。本方案通过高杆挂宏站、大数据及3D精准仿真、现网叠加调优等多维创新能力,在免协调居民区物业的情况下,解放流量压抑,本次新增AAU日均流量达120GB,原有弱覆盖楼宇平均提升10dB,达到快速建设、降本增效目的。


■ Dell'Oro报告:2022年上半年全球RAN市场收入低于预期

根据市场研究公司Dell'Oro Group的最新报告,初步调查结果表明,过去四年RAN市场的积极发展势头正在减弱。整体2G-5G RAN基础设施设备市场(包括硬件和软件)在2022年第二季度出现下滑。

这份2022年第二季度RAN市场报告的其他重点内容包括:

·本季度全球Top 5供应商包括华为、爱立信、诺基亚、中兴通讯和三星。

·本季度中国以外市场的Top 4供应商包括爱立信、诺基亚、华为和三星。

·华为和中兴通讯继续在中国市场占据主导地位,合计占据2022年上半年该市场收入的90%-95%。

·爱立信在中国以外地区的全球RAN市场继续保持领先地位,占据2022年上半年这部分市场收入的39%。

·在2022年第一季度至第二季度期间,诺基亚在中国以外地区的全球RAN市场地位有所改善。

·2022年上半年,三星在北美和全球市场的RAN份额都有所提高。

·尽管本季度的RAN市场表现令人失望,上半年收入也低于预期,但预计RAN市场仍将在2022年连续第五年实现增长。


■ 联发科发布4K 120Hz智能电视芯片

近日,MediaTek(联发科)发布智能电视芯片Pentonic 700,其搭载强劲的AI引擎,赋能新一代高端4K 120Hz 智能电视。该款芯片具备AI画质增强技术,支持杜比视界IQ精准细节功能,集成了4K 120Hz 运动补偿技术(MEMC)、4K 120Hz时序控制器和游戏优化技术,助力全球智能电视厂商打造引人入胜的全场景视听体验。


■ 紫光展锐警告侵权 公司芯片遭二手市场翻新售卖

近日,紫光展锐就公司芯片遭二手翻新售卖类事件发布告知函,警示厂商无底线竞争对消费者和平台厂商造成的不良影响。据业内人士消息,目前手机低端市场二手料市占率相当大,其中主要是CPU和内存。由于供需双方信息不对称,买家无法追踪产品源头,加之部分芯片厂商造假能力高,在缺芯的大环境下,假冒伪劣芯片、以次充好芯片等乱象频发。


■ 英特尔透露其3D堆叠芯片计划2023上市

3D 堆叠芯片是英特尔挑战摩尔定律的新方向,可以将芯片中的逻辑组件堆叠起来,大幅提升 CPU、GPU 及 AI 处理器的密度。在芯片制程工艺接近停滞的今天,或许只有这种方法才能继续提高性能。近日,英特尔在半导体行业会议上展示了关于 3D Foveros 芯片设计的新细节,它也将用于即将发布的三款芯片。尽管在会议上英特尔仍未分享有关它将用于 GPU 的特定节点的信息,但公司代表表示,GPU 组件的计划节点没有改变,处理器有望在2023年按时发布。


■ 重点打压航空航天!美国再将7家中国相关实体列入出口管制清单

美国商务部近日发布通知,以所谓“国家安全”及外交政策问题为由,将7家中国相关实体添加到出口管制清单中。本次出口管制自8月24日起生效,涉及的7家实体包括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和中国电子科技集团下属的部分单位。美方声称,此次打压是为了阻止中国获取美国技术和物项以推进自身的军事现代化。公告指出,美商务部已将大约600个中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清单,其中超过110个是在拜登政府时期列入。


■ 台积电N3E工艺良率进展超预期

据报道,台积电N3E工艺的良率明显高于N3,其中256Mb SRAM的平均良率约为80%,移动设备以及HPC芯片的良率也为80%左右。据悉,N3E工艺为N3工艺的加强版,其性能和功耗表现更好,此前还有消息称苹果M3芯片将采用台积电N3E工艺。


■ 阿里平头哥发布高性能RISC-V芯片设计平台

在2022 RISC-V中国峰会上,平头哥半导体公布了阿里平头哥的最新“造芯”力作——无剑600。据悉,此次发布的无剑600不是芯片,而是一个高性能RISC-V芯片设计平台。它一方面帮助芯片公司降低开发芯片成本和风险,另一方面向第三方IP和基础软件公司开放,让更多资源接入到RISC-V生态。


■ 特斯拉公布Dojo超算最新细节

据悉,Dojo是特斯拉自研的超级计算机,能够利用海量的视频数据,做无监督的标注和训练,还有高度可扩展且完全灵活的分布式系统,能够训练神经网络,还能适应新的算法和应用。同时,关于特斯拉自研AI芯片D1的更多细节也被披露出来。


■ 英特尔发布超百万亿算力GPU

近日,英特尔推出了数据中心GPU Flex系列,正式向数据中心GPU领域进军。与英伟达A10相比,Flex系列提供了5倍的媒体转码吞吐量和2倍的解码吞吐量,且功耗仅为A10的一半,还实现了30%以上的宽带增幅,显著降低了用户的成本。目前,包括戴尔、HPE、新华三、浪潮、联想和超微在内的全球系统提供商均将推出搭载Flex系列GPU的系统。


■ IC Insights:今年全球半导体资本支出将达1855亿美元,同比增24%

据知名半导体分析机构IC Insights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0-2022这三年,将是自1993-1995年以来资本支出实现两位数增长的第一个三年期。IC Insights调整其2022年全球半导体资本支出预测,目前显示今年将增长21%,达到1855亿美元。与2022年年初预测的1904亿美元和增长24%相比有所减少。尽管有所下调,但修正后的资本支出预测仍代表着支出的新高水平。2022年上半年,许多IDM厂利用率仍远高于 90%,许多纯代工厂的利用率为100%,因为在疫情期间的经济复苏让订单保持强劲。现在预计2021年和2022年这两年半导体资本支出合计将达到3386亿美元。IDM和代工厂正在大力投资于扩产,用于制造采用领先工艺技术的逻辑和存储设备。然而,功率半导体、模拟 IC和各种MCU等许多其他重要芯片的强劲需求和持续短缺,导致供应商也提高了这些产品的制造能力。尽管所有这些都是积极的消息,但通胀飙升和全球经济迅速放缓导致半导体制造商在年中重新评估其积极的扩张计划。几家(但不是全部)供应商,尤其是许多领先的DRAM和闪存制造商已经宣布削减今年的资本支出预算。更多供应商指出,若是依据行业消化三年强劲支出并且经济增长放缓的情况来评估产能需求,那么预计 2023年将削减资本支出。


■ FPGA企业智多晶完成数亿元D轮融资

近日,智多晶完成数亿元D轮融资,领投方为中国兵器集团旗下中兵国调基金,参投方包括陕西半导体先导技术中心旗下先导智投基金、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旗下中小同创(合肥)基金等。据悉,智多晶本轮融资资金将推动智多晶的产品技术升级以及市场拓展。


■ 飞腾携手4400+家伙伴构建自主可控的生态圈

飞腾基于ARM V8架构的永久授权,面向不同的应用领域自主研发了高能效比的FTC6系列、高性能的FTC8系列以及低功耗的FTC3系列3大系列内核,分别应用于桌面产品、服务器产品和嵌入式产品领域。飞腾近期也已经成功研制了新一代8系列高性能处理器核心,性能持续追赶国际先进水平。在开发了多款不同系列的内核后,飞腾根据客户的实际需求,为不同用户提供所需的算力。通过将不同内核类型和数量组合,飞腾目前形成了多个CPU产品线,包括飞腾腾云S系列、飞腾腾锐D系列和飞腾腾珑E系列。同时,飞腾还根据客户需求提出平台化发展战略,推出CPU的配套芯片X100,可配合飞腾系列CPU构成面向场景的、整体化的软硬件一体解决方案,助力用户获取更高的集成度、更高的可靠性、更快的开发进度、更低的成本和更高的国产化率。截至2022年6月底,飞腾的生态伙伴数量已经突破4400家,包括集成商合作伙伴300+家、硬件合作伙伴930家、软件合作伙伴3100+家。


■ 谷歌人工智能算法可根据一张图片创建短视频

随着技术的发展,研究人员继续寻找新的方法来利用人工智能。近期,谷歌科学家宣布创建了Transframer,这是一个新的框架,能根据单一的图像输入来生成短视频。据悉,Transframer使用了具有类似属性的背景图像,并结合查询注释来创建短视频。尽管在原始图像输入中没有提供任何几何数据,但产生的视频在目标图像周围移动并将准确的视角可视化。


■ OPPO公布全新智能跨端系统

近日,OPPO ColorOS官方正式宣布了代号为“潘塔纳尔”的智能跨端系统,预计在8月30日的OPPO开发者大会上,与ColorOS 13同步推出。据悉,潘塔纳尔是一套基于安卓底层的跨平台跨终端万物互联系统,能够为ColorOS提供更为完善的多端互联表现,与自研芯片马里亚纳一样,属于OPPO的三大战略之一。


■ 全球首款AR隐形眼镜已开启佩戴测试

美国初创公司MojoVision发布了全球首款AR隐形眼镜MojoLens的原型机。近日,该产品开启了佩戴测试,公司的创始人兼CEO 成为了首位测试者。据悉,该款AR隐形眼镜有三大亮点:世界上最小、像素点最密集的Micro LED显示屏、适用AR设备的低延迟通信技术,以及超精准的眼动追踪系统。


■ 腾讯云首次对外公布新一代大数据产品矩阵全景图

近日,腾讯云在首届大数据峰会上首次对外公布新一代大数据产品矩阵全景图,并公布出其大数据平台算力规模已经突破千万核,日实时计算量达百万亿级、日运行容器数超亿级,日计算数据量数百PB,服务的企业客户数超2万家,开源社区代码贡献量超800万行,进一步呈现了自身在大数据领域的顶级实力。


■ 中国首款国产通用型科学计算软件发布 填补领域空白

据报道,北京大学重庆大数据研究院面向全球公开发布中国首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通用型科学计算软件“北太天元数值计算通用软件”V2.0正式版。该软件填补了国产科学计算软件在通用型软件领域的空白。北太天元由北京大学重庆大数据研究院数值计算实验室历时一年打造,是一款用于算法开发、数据可视化、数据分析及数值计算的高级技术计算语言和交互式编程、调试、运行环境的基础软件,突破了通用型科学计算软件“卡脖子”技术难题。


■ 科学家3D打印适用人造卫星的高精度等离子体传感器

据报道,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最新研制3D打印精准等离子体传感器,该设备成本较低,且易于制造,可以帮助科学家预测天气或者研究气候变化。该研究团队使用比硅和薄膜涂层等传统传感器材料更有弹性的陶瓷材料研制了新型等离子体传感器,通过在3D打印过程中使用玻璃陶瓷,能够制造出形状复杂的传感器,它们能够承受航天器在近地轨道可能遇到的巨大温度波动。


■ 百度发布更懂中文的国产AI作画神器

近日,百度对外发布了一款中文作画AI—— 文心·一格,在选择好方向、风格、尺寸之后,仅需等待片刻时间,一幅符合语义和风格的画作就可完成。据了解,文心·一格还可以继续加大难度。针对AI图像生成技术的资深用户,一格即将开放高级自定义功能,支持文本描述结合参数设置的方式探索更多创意。


■ AR眼镜品牌Nreal正式进军中国市场

8月23日,消费级AR眼镜品牌Nreal在京召开中国首场发布会,面向中国市场正式推出三款硬件产品,其中包括两款AR眼镜,分别是:全球首款眼镜形态、探索增强现实技术无限场景应用的全功能AR眼镜——Nreal X;以及全新打造的侧重显示效果和轻便体验的AR眼镜——Nreal Air。


■ 百度发布产业级超导量子计算机

近日,百度CTO王海峰在2022量子开发者大会上宣布,百度正式发布集量子硬件、软件平台、量子应用的产业级超导量子计算机“乾始”,并据此形成全球首个全平台量子软硬件一体化解决方案“量羲”。据悉,乾始超导量子计算机不仅包含了硬件平台,还拥有百度专门针对硬件进行优化的自研量子操作系统量易伏、量子测控平台量脉以及丰富的量子应用程序,允许用户在手机、平板、台式机等多终端设备上访问乾始超导量子计算机,真正实现了“开箱即用”的量子计算服务供给,能让量子计算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


■ 中国高端手机Q2份额出炉:vivo暴增翻倍,跃居国产第一

Counterpoint Research 8月24日发布最新销量报告显示,中国高端智能手机市场(批发价人民币2750元及以上)的销量份额从2021年第二季度的31%微升至2022年第二季度的33%。但市场格局上却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对比去年市场份额,苹果从去年的43%增长至46%,而华为则进一步萎缩,从去年排名第二的19%缩减至11%。vivo以13%的份额首次冲上高端市场第二,跃居国产品牌第一,对比去年同期成绩实现了翻倍。


■ Gartner2022年云平台服务技术成熟度曲线 确定两项技术将在两年内达到生产成熟期

Gartner 2022年云平台服务技术成熟度曲线显示,集成平台即服务(iPaaS)和低代码应用平台(LCAP)技术将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内达到生产成熟期(Plateau of Productivity)。


■ 米家空气净化器4 MAX官宣

小米智能生态官宣,将于今日预售新品——米家空气净化器4 MAX。该款空气净化器的洁净空气输出比率(CADR)高达900立方米/h(一般该数值达到800即可满足50-100平方米空间的空气洁净需求),而且搭载固态甲醛传感器,精锐千分位甲醛数显,可以实时监测屋内甲醛含量,满足家用需求。


■ 谷歌发布新款高端智能手表

日前,Fitbit发布了三款可穿戴设备,包括两款新的智能手表,分别是Sense 2和Versa 4。据了解,Versa 4智能手表主打健身功能,拥有40种运动模式,包括新增的举重、HIIT(高强度间歇训练)和舞蹈等。Sense 2智能手表内置cEDA(皮肤电活动)传感器,它将心率、皮肤温度和其他指标结合起来,确定佩戴者的压力水平。当用户压力过大时,智能手表将提醒用户,并推荐引导式呼吸、正念课程等不同方法降低用户压力。


■ 中国移动“智能喇叭”,助力乡村数字治理

据介绍,中国移动依托技术、平台、资源等优势,在青海省海海东市平安区沈家村部署了5G数字乡村平台、智能喇叭等产品解决方案,落实村委高效管理、村民远程看家的需求,促进数字乡村工程快速落地。基于移动5G数字乡村平台及高清智能喇叭摄像头,工作人员可以通过云电脑和数字大屏随时查看村内情况,遇到突发情况,能够第一时间使用智能喇叭点对点“喊话”的形式提醒。


■ 紫光展锐携手优博讯打造新一代RFID终端

近日,紫光展锐携手优博讯推出新一代超高频RFID固定式智能读写终端FR1000,可实现无接触快速准确读取大批量RFID标签,基于紫光展锐自主研发的芯片级安全技术,优博讯FR1000的标签识别速度最快可达700张/秒,将为仓储物流、金融行业、智能制造、服装与零售行业等诸多领域带来效率提升和智能化升级,在库存盘点、货品溯源、固资管理、银行业务、商品生产与物流、门店零售等各种工作场景发挥其作用。


■ 四川建成占地18000㎡的“超级充电宝”

近日,“全球首个二氧化碳+飞轮储能示范项目”在四川省德阳市建成。该项目占地18000平方米,约为两个半足球场大小,储能规模10MW/20MWh,能在2小时内存满2万度电,足够60多个家庭使用1个月。另外,在双向电机的配合下,这个超级充电宝中的“飞轮”能实现动能和电能的互相转换,响应速度达到了毫秒级。更重要的是,整个“充放电”过程都不会用到化石燃料,也不会产生固体废弃物,可以在用电低谷期将富余的电能转化为其他能量储存起来,到了用电高峰期,再将能量重新转化为电能。


■ 中移物联打造OneLink车企车联网卡实名登记解决方案

据了解,OneLink车企车联网卡实名登记解决方案,采用线下身份识别终端、线上H5&小程序等多方式进行实名信息采集,提供云服务、私有化、接口服务三大部署模式,面向车企提供整套标准化解决方案。无缝对接运营商T1接口和车企TSP/MNO/MES/DMS等系统,可满足车企、经销商、二手交易商、购车单位、车主对车辆全生命周期的实名登记需求。



■ 联想晨星智慧狗亮相 破解电力行业巡检难题

据了解,联想晨星机器人Q1工作温度可在-10℃至50℃之间,支持IP66防尘防水,能够更好地应对各种复杂严峻的环境,其最大速度可达3m/s,能够爬上20cm高的台阶,30°的斜坡,续航时间大约在2-4小时,支持低点自动回充,配备两轴云台,可见光镜头能够实现20倍光学变焦。其在电力巡检中可实现的功能包括对GIS室巡视,进行红外测温,对各类表计、压板状态进行识别;对主变及散热器进行智能巡视,红外测温;开关室巡视以及危急场景下按钮复归操作等。


■ 2022年中国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174亿美元

《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报告》显示,目前全球及国内机器人产业发展迅速,预计2022年全球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513亿美元,2017至2022年的年均增长率达到14%。其中,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195亿美元,服务机器人达到217亿美元,特种机器人超过100亿美元。预计到2024年,全球机器人市场规模将有望突破650亿美元。此外,预计2022年,中国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174亿美元,五年年均增长率达到22%。


■ 工信部等三部门发布关于促进光伏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发展的通知

通知提到,支持企业创新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构建硅料、硅片、电池、组件、系统集成、终端应用及重点配套材料、设备等供应链大数据平台,推广应用公平化、透明化在线采购、车货匹配、云仓储等新服务,提高供应链整体应变及协同能力。为促进削峰填谷和产业链稳定,鼓励有关企业及公共交易机构等合理开展多晶硅及电池等物料储备,严禁囤积居奇。


■ 三一印尼“灯塔工厂”投产 500多台机器人协同工作

近日,三一重工印尼“灯塔工厂”生产的首台SY315CKD挖掘机下线,标志着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第一座海外“灯塔工厂”建成投产。工厂位于印尼KIM产业园,占地面积100000平方米,总投资近3000万美元,主要向东南亚市场供应挖掘机,规划年产能3000台。三一重工印尼“灯塔工厂”生产高度标准化,AGV在生产线和仓库之间来回穿梭,五百多台机器人协同工作,整个工厂仅有一百多名操作人员。目前,已实现组装、物流、调试等生产链12道主要工序的全网络连接和无人化生产。


■ 上海支持有驾驶人的智能出租、智能公交等开展示范运营活动

上海市交通委员会就《上海市智能网联汽车示范运营实施细则(试行)(征求意见稿)》公开征询意见。其中提出,优先支持有驾驶人的智能出租、智能公交、智能重卡等开展示范运营活动。在法律法规完备、相关申请主体运营组织、车辆技术能力达到一定条件后,支持在本市特定路段或封闭区域内开展高等级智能网联汽车示范运营活动。


■ 海南:2030年全岛禁售燃油汽车

近日,海南省人民政府印发《海南省碳达峰实施方案》,提出大力推广新能源车船应用。为加快推进社会运营交通领域清洁能源化,以轻型物流配送、城市环卫、租赁车、网约车等领域为重点,推动新能源车替代,鼓励私人用车新能源化。到2025年,公共服务领域和社会运营领域新增和更换车辆使用清洁能源比例达100%。到2030年,全岛全面禁止销售燃油汽车,海南由此也成为全国首个提出“禁售燃油车”时间表的省份。在充电方面,海南要求桩站先行、适当超前推进海南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到2025 年,省内充电基础设施总体车桩比例确保小于 2.5:1,公共充电桩方面小于 7:1。


■ 我国10余个城市允许自动驾驶汽车进行商业化试运营

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副司长韩敬华表示,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5G通信、大数据等新技术快速发展,自动驾驶汽车加快推广应用,逐步由研发测试转入实际运营。目前,全国已有10余个城市允许自动驾驶汽车在特定区域、特定时段从事出租汽车、城市公共汽(电)车等商业化试运营,应用规模不断扩大。


■ 四部门发文 支持加快推进公路沿线充电基础设施建设

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印发《加快推进公路沿线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方案》,提出三个阶段的目标:力争到2022年底前,全国除高寒高海拔以外区域的高速公路服务区能够提供基本充电服务;到2023年底前,具备条件的普通国省干线公路服务区(站)能够提供基本充电服务;到2025年底前,高速公路和普通国省干线公路服务区(站)充电基础设施进一步加密优化,农村公路沿线有效覆盖。


■ 中国中车无人驾驶微循环巴士小V重磅发布

近日,中国中车L4级无人驾驶微循环巴士小V首次向公众公开亮相。该车搭载L4级自动驾驶系统,配备激光雷达、超声波雷达等众多高科技设备,可通过感知融合、数据融合和定位实现决策控制,自动转向、变道等高度自动驾驶行为,满足工业园、公园景区、学校、机场等各园区场景的运营需求。


■ 文远知行发布新一代自动驾驶通用技术平台“WeRide One”

该平台以文远知行自研的自动驾驶全栈式软件算法为核心,涵盖自动驾驶模块化硬件解决方案以及自动驾驶云架构平台。目前,WeRide One已运用于文远知行智慧出行、智慧公交、智慧货运等场景下,涵盖自动驾驶出租车、自动驾驶小巴、自动驾驶货运车、自动驾驶环卫车等产品的研发、应用与交付之中。


■ 谷歌曝光有史以来最大DDoS攻击

近日,谷歌发现了一次大规模的 DDoS 攻击,对方尝试关闭其Cloud Armor 客户服务,峰值时可达每秒 4600 万个请求,规模相当于此前记录的 176.92%。这使其成为有史以来报告的最大一次七层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谷歌解释说,在高峰期,这种攻击相当于在 10 秒内实现一整天的维基百科访问量,因此能够抵御如此强大的 DDoS 攻击是一项令人难以置信的壮举。不过,谷歌也指出 DDoS 攻击的数量呈指数级增长,而且是由大量恶意机器人提供的,因此这一记录可能不会保持太久。


■ 苹果安全漏洞登上热搜第一

近日,苹果公司发布两份安全报告,报告披露iPhone、iPad和iMac电脑等产品存在严重安全漏洞,这些漏洞可能会让黑客入侵用户设备、获得管理权限甚至完全控制设备并运行其中的应用软件。随后,苹果建议用户尽快更新所有设备上的系统,以修补新公布的漏洞,目前苹果安全漏洞已经修复,安全专家也呼吁苹果用户立即下载更新。


■ 适配下一代SIM卡:诺基亚iSIM安全连接获GSMA安全认证

诺基亚表示,适配下一代SIM卡的面向运营商和企业的软件获得了GSMA的安全认证,这将增强对该服务的信心。GSMA安全认证计划涵盖了其软件即服务(SaaS)交付模式中的iSIM安全连接。诺基亚的服务支持在与eSIM和iSIM兼容的设备上管理物联网和消费者订阅。两者都是传统用户模块的替代品,能够远程进行配置并支持多个配置文件。自2021年11月以来,诺基亚陆续推出了7项SaaS服务,包括iSIM安全连接、NetGuard网络安全穹顶、诺基亚家庭设备管理和诺基亚AVA NWDAF。


■ IDC发布2022年中国数据安全发展路线图

IDC 2022 CSO全球网络安全峰会(中国站)在上海隆重开幕,会上首次发布《IDC TechScape:中国数据安全发展路线图,2022》。报告认为,帮助用户构建全方位数据安全治理体系将成为大趋势,各项数据安全和密码技术将在治理体系中作为重点能力模块,赋能用户实现数据安全治理目标。本次发布的TechScape选取了18个新兴及重要的数据安全技术进行分析,并对数据安全技术的市场采纳度进行了可视化展示。此外,根据技术的市场影响以及各技术的发展阶段将技术分为变革型技术、主导型技术以及机会型技术三大类别,并给出了每项技术的三个推荐厂商。


■ 《智慧安全产业发展白皮书》发布

8月23日,由中国科学院大学应急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中国产业互联网发展联盟共同编制的《智慧安全产业发展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在2022首届应急管理与未来城市峰会暨中国产业互联网(江门)峰会上正式发布。该白皮书系统梳理分析了智慧安全领域相关政策、学术研究成果、以及所征集到的近百个智慧安全解决方案,在此基础上总结了智慧安全发展特点,并创新性地给出智慧安全的定义及智慧安全产业分析框架。白皮书通过对智慧安全产业要素——设施、平台、数据、应用场景的深入剖析,全方位勾勒智慧安全产业发展全景,结合智慧安全产业的企业优秀实践案例,对智慧安全产业未来发展进行展望并给出相关对策建议,可为政府精准施策、企业重点发力,加快智慧安全产业发展壮大提供重要参考。白皮书指出,智慧安全以信息技术为手段、智慧应用为支撑、安全为目的,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应用,加速内外资源全面整合,可实现基础设施网络化、建设管理精细化、服务功能专业化和产业发展智能化。当前我国智慧安全产业发展政策环境日益完善,智慧安全学术研究成果日益丰富,智慧安全产业规模日益增长。


来源:物联网智库、三迪时空网、工业4.0俱乐部、cnBeta、证券时报网、天工社、快科技、钉科技、车云网、环球网、新华网、新智元、Qualcomm中国、卫星与网络、机器之心、C114、集微网